RRSP到底适合谁?
作者:Millie Li
转载自米粒财话汇,【生财有道系列19】RRSP到底适合谁?
收入高就一定要存RRSP么?
对于收入高、边际税率较高、没有其他抵税途径的人士来说,RRSP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在安省,按照2020年税阶计算,小A当年收入10万,存1万的RRSP意味着报完税直接多拿回来3,839加币退税。如果年收入18万,存入1万的RRSP则意味着4,819加币的退税。存RRSP带来的直接收益显而易见。
那是否今年收入10万,就一定要存RRSP抵税呢?其实也并不一定。
比如,上面例子中,目前年薪10万的小A,明年预计将会卖掉投资房,出现大概30万的资本利得(Capital Gain),其中一半需要纳入当年收入纳税,也就是说,明年总收入将直接达到25万,边际税阶将直接达到最高水平53.53%。那与其今年存入1万RRSP,不如留到明年存入,可以多拿回来1,500多加币退税。
收入低就一定不存RRSP么?
首先要肯定的是,如果收入本身就在免税额度范围内,或者处于一生中收入较低的时间点,存入RRSP的确没有太多必要性。毕竟,RRSP的本质是延税工具,核心在于用好存入和取出年份的税阶差异,也就是考虑相对收入高低而非绝对收入高低。
但RRSP也并不是高收入人群的专属。对于加拿大这个福利相对较多的国家,存入RRSP降低了应税收入的同时,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福利。
比如,对于安省的年轻夫妇小B一家,有两个不到6岁的孩子,仅有小B工作。2020年收入受到疫情影响仅有5万,也是小B一家收入的历史低点,边际税率不到30%。
这种情况下,存入5,000加币的RRSP带来的退税不到1,500加币。是否还要存呢?
答案是:存!
因为,这5,000加币能带来的隐藏福利增加将高达2,100多加币!加上退税,放入5,000加币RRSP,意味着多拿回来3,200多加币。
要知道,小B即使等到年薪超过23万加币的时候,存入5,000加币,也只能帮他多拿回来2,677加币退税,比今年存入还少了近600块。也就是说,算上隐藏福利,这5,000加币小B与其等到高收入年份存入RRSP,还不如今年存入更划算!
此外,在同等情况下,早交税不如晚交税。同时,还要考虑早存入RRSP账户,带来的时间价值、免税复利增长价值等因素,以综合决定RRSP存入与否、存入金额。
存RRSP还要考虑啥?
就像上一篇所说,存入RRSP的时候,不能光考虑存时候的抵税,还要考虑取出时的纳税。因此,存入的时候也要讲求方法,最大化利用其延税、免税优势。
比如说,如果夫妻两人收入差距较大,完全可以选择配偶RRSP计划(Spousal RRSP)从而最大化利用抵税优势,同时以相对更低的税率、甚至免税取出。
另外,如果有购房需求或者重新回学校深造的需求,可以考虑提前存入RRSP。利用首次购房计划(HBP)或者终身学习计划(LLP)的免税取出优势,为自己补足首次购房的首付款或者再教育的学费。也就是说,存入RRSP并不会耽误购房或者读书计划,反而可能会帮助积累更多资金。
当然,如果是不差钱的大佬们,当我没说,资金继续留在RRSP内享受免税增长就好了,参与这俩项目反而可能会影响长期增长金额。
退休规划真的只有RRSP么?
没有一个计划是完美的,RRSP有其优势也有其限制(传送门至上期详解限制)。考虑退休规划的时候,还是需要综合利用多个税务优惠工具,以获得更多养老现金流。比如退休取出也不会影响国家老人金OAS金额的TFSA账户、保障退休计划IRP等。
对于退休规划,相对RRSP,TFSA和IRP尤其适合需要更多免税空间的高收入群体,及主动收入较低、缺乏RRSP空间的人群。
总之,退休规划真的不止RRSP一个账户。为了让退休的时候到手的现金更多,一定记得提前综合规划,多管齐下,合适搭配才是最好的哦!
上一篇:能“保本”的基金,您了解么?
下一篇:100块钱也能玩转投资!